2006年是中国体育舞蹈发展的重要年份,多项国家级和国际性赛事举办,推动了项目的普及与竞技水平提升。以下是该年度关键事件及赛事的梳理:
一全国体育大会体育舞蹈比赛(第三届)
时间与地点:2006年5月19日–20日于江苏苏州常熟市体育馆举行。项目设置:共16个小项,涵盖标准舞拉丁舞的职业组业余组十项全能及团体赛等。奖牌分布亮点:职业组标准舞:上海夺金,北京包揽银铜牌。A组拉丁舞:广东金牌,北京分获银铜牌。团体赛:江苏获标准舞团体金牌,北京获拉丁舞团体金牌。部分项目奖牌简表:
![2006年体育舞蹈 2006年体育舞蹈]()
| 项目组别 | 金牌 | 银牌 | 铜牌 |
||-|-|-|
| 职业组标准舞 | 上海 | 北京 | 北京 |
| A组拉丁舞 | 广东 | 北京 | 北京 |
| 团体标准舞 | 江苏 | 北京 | 湖北 |
| 十项全能A组 | 上海 | 北京 | 广东 |
二国际性赛事:海外华人体育舞蹈公开赛
主办与批准:北京佳隆国际体育舞蹈俱乐部主办,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复(体外字〔2006〕278号)。时间与地点:2006年11月17日–19日在北京朝阳体育馆举行。特色与规模:首个面向全球华人的高规格赛事,旨在搭建国际交流平台,填补国际体育舞蹈文化空白。参赛资格:选手一方具华人血统即可报名,覆盖海内外华人及港澳台地区。竞赛分组:标准舞拉丁舞分设职业/业余组壮年/常青组师生组等,另设阿根廷探戈吉特巴等特色项目。三其他重要赛事与成果
1. 南京体育舞蹈全国公开赛(2006年4月)
悟空体育官方网站北京舞蹈学院学生表现突出,斩获17项奖,包括拉丁职业组第二专业院校组第一等。参赛范围涵盖北京上海港澳台等19支代表队。2. 校园舞蹈推广基础建设
教育部启动《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》创编(2006年完成前期调研测试),为2007年正式推广奠定基础,强调舞蹈对青少年协调性审美及社交能力的培养。四社会影响与项目发展
竞技与普及并进:全国体育大会与国际赛事并举,推动职业竞技与群众参与(如企业家组师生组)。学术研究起步:高校成为体育舞蹈教学与研究主力,但研究仍以现状分析为主,实证与创新不足。文化定位:赛事突出“团结交流和谐发展”口号,强化体育舞蹈作为文化交流载体的功能。总结
2006年是中国体育舞蹈国际化规范化进程的关键节点:全国体育大会彰显各省竞技实力,海外华人公开赛开创跨国交流先河,地方赛事促进人才梯队建设,校园舞蹈则为长远普及铺路。这些活动共同奠定了中国体育舞蹈多元发展的格局。